推广 热搜: 锅炉  天津,光明网,环保  空调    机械  临沂  二氧化碳爆气体破设备  上海  红河州,云南,地震  二氧化碳爆破设备 

古老街巷增添“文艺范儿”|水头村|秀英|文化园

   日期:2017-08-02     来源:新浪网    作者:网商领域    浏览:651    
核心提示:[db:简介内容]

水头村街巷改造后别具特色且舒适整洁。 本报记者谢大强

    当前,海口正在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从实际出发,不折不扣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查问题、补短板、抓落实,力争尽快把大研讨大行动化作前进的动力、发展的推力,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即日起,本报推出《深入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 查问题 补短板 抓落实》特别报道,特派记者深入基层,挖掘百日大研讨大行动中涌现出来的鲜活题材,着力营造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的浓郁氛围,宣传干事创业的感人事迹。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秀英区以深入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为契机,坚持边学习、边查找,边研讨、边整改,深入学习研究、深入听取意见、深入查找问题、深入解决问题,以工匠精神在城中村、小街小巷等“城市疤痕上动手术”,日前正加紧打造海秀镇水头村水之源丘浚文化园、东方洋社区老码头仿古怀旧休闲文化街、长流镇美德村“美丽乡村”及乡贤文化提升示范点等特色“创文”示范点,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积极融入文化基因,让曾经“灰头土脸”的寻常巷陌增添“文艺范儿”,从而提升了片区的文化品位,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边查边改:片区改造提升文化品位

    古老破旧、杂乱无序的街巷,曾是城市羞于见人的“疤痕”。秀英区由于历史原因,底子差,基础设施薄弱,城市道道“疤痕”随处可见。

    居住在海秀镇水头村的居民赵宜坤说,村中原来的街道建筑外立面杂乱无序,道路破损坑洼不平。下雨天小街小巷处处积水,居民出行需趟水。“更重要的是,紧靠村庄的丘浚墓现已改造成了丘浚文化园,而破旧残缺的村容村貌与这个文化园显得格格不入。”

    “‘创文’不能缺少文化元素,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秀英区委书记张霁介绍,秀英区在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中,查摆出“基础设施短板影响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片区缺乏文化品位”等问题后,按照“问题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整改措施是什么,整改效果是什么”的标准,把问题清单列出来,深入剖析原因,边查边改,立行立改。

    秀英区积极践行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大力推进“创文”示范点项目升级改造,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紧打造海秀镇水头村水之源丘浚文化园、东方洋社区老码头仿古怀旧休闲文化街、长流镇美德村“美丽乡村”及乡贤文化提升示范点等特色“创文”示范点,总体提升了村居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效果,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乡土文化品位全面提升,真正诠释创建为民惠民的情怀。

    张霁说,秀英回应群众“补齐城市短板”的呼声,尤其是日前学习考察南昌、济南、厦门等城市后,更是看到了自身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社区治理、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工匠精神精心、精致、精细地对城市各项功能进行‘打磨’,才能造就一个城市出色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古老街巷:因地制宜增添海洋元素

    8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水头村,这个城中村的“颜值”提升让人眼前一亮。水之源的浮雕与村名极好地融合,正在改造中的街道外立面古朴怀旧,与周边的绿色环绕幽静的丘浚墓园显得极为和谐。工人正在对戏台、浮雕等紧张有序施工。

    在文化园广场上,村民坐在休闲座椅上悠闲地聊天,年轻妈妈们带着孩子或晒着太阳,或扶着幼子蹒跚学步;老人们则在健身器材上忙着锻炼身体。从欢声笑语中,从一张张平和的笑脸上,读出了群众生活的安详和幸福。

    掩映在一排印度紫檀树下的休闲文化长廊里,有丘浚遗留的诗词文化瑰宝,也有海瑞等海南古代文化名人简介。“执政勤恳爱民 为官清正廉洁”木质门楣上的对联,让人接受着廉政文化的熏陶。从湖南来琼探亲的宋娜小朋友在外婆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文化长廊上的题字,“海瑞、丘浚是海南的文化先贤,他们的思想光辉始终照耀着琼州大地。”

    海秀街道东方洋路,是一条紧邻秀英港的古老街道,这里承载了海南岛与内地的交通纽带,从远古的码头到现代的港口,随着历史的演变,秀英港迁移新海港,但位于港口东侧的东方洋街道,陈旧沧桑的建筑物却是秀英港口过去繁华忙碌的历史见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店一铺因港而生,更是海洋文化的记忆符号。

    如何重现东方洋路繁忙的港口景象,展现浓厚的海洋文化,留住居民儿时的记忆?

    秀英区边学习、边查找,边研讨、边整改,最终找到了东方洋路改造中留住乡愁的解决办法。该区对东方洋路重新规划,以海南特有的本土文化为底蕴,以老码头、海洋文化为载体,修建具有寓意着码头文化音符的“拉帆出海”、“打鱼归来”等文化雕塑,以简朴的传统灰色素为基调,对沿街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了升级改造;每栋建筑上建起铁锚、船舵等海洋文化符号,以增进文明城市亲和力为目的,注入海洋文化元素。结合街巷经济发展,打造海南经典风味美食街。改造后的东方洋街道,更具有琼北建筑风格和海洋文化的气质。

    居住在东方洋路的老居民符军感慨地说,政府把东方洋打造成为富有海洋文化的街区后,“每每看到这些熟悉的海洋文化元素,儿时深处的记忆总会屡屡被唤起。”

    美丽乡村:乡贤文化增强群众幸福感

    从一个漂亮气派的门楼进入长流镇美德村,满眼的绿意,绿色的篮球场,绿色的池塘,绿树成荫,在炎热的夏季,给人带来无比清爽舒适的感觉。在这个美丽乡村中,如今乡贤文化正成为该村的亮点与骄傲。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展现乡村文化底蕴,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村民引以为傲的乡贤文化得到更好地保留?秀英区深入学习研究、深入听取意见,并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当做评判标准,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传播乡贤文化。在乡贤文化长廊里,由朱红色的廊柱和镂空的檩子构筑而成,古色古香,长廊里每隔一段就会有一块画板,画板上面介绍了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的郑天章、勤学苦练的政治学博士曾祥鹤、学术出彩的大学导师郑华炜等从古至今长流地区历史上杰出的文人乡贤。

    营造舒适环境。美德村立足自身历史文化、乡贤文化,围绕乡贤文化和品牌产业进行文化广场式的改造,进一步改善村街面貌,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村庄的整体美感,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又突出本村厚重的文化底蕴。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文化室的青灰色砖瓦长廊及历史悠久的灵山庙,书写着美德村深厚文化的源远流长。

    弘扬传统美德。美德村不仅在历史上乡贤辈出,今天该村仍以崇德向善为传统美德。从美德村走出的企业家麦发强,20多年来热心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先后捐款100多万元资助残疾人、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赢得了乡亲父老和社会各界好评,获得海南省首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突出贡献奖”,1997年5月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海南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在乡贤榜样的示范引领下,如今村里谁家遇到困难,村民们都会主动伸手相帮。

    就读于长流中学的张冰同学说:“现在村里新建的文化室和乡贤示范点,不仅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让我们后辈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家乡的本土文化,感受家乡之美。”

    “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根本的评判标准。大研讨大行动我们就要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好地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活动成果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打分。”张霁表示,秀英区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的全过程,在不断巩固提升“创文”成效的基础上,聚焦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领域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海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海口市创文、海口市创卫、海口市双创)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